欢迎光临: TPP CONSULTANCY & SERVICE
  Home  >  洞见

洞见

降低采购成本,不止砍价那么简单

字数统计:3329 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 7 钟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采购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提高利润、强化供应链韧性、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降低成本,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任务更是一项跨职能、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战略性工作。

本文将从采购职能出发结合产品开发视角,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可衡量、具有长期价值的成本降低策略。








01 One


什么是采购成本降低?


当我们谈到“降低采购成本”,可不只是去和供应商砍价那么简单。它的意思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交付时间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用更聪明的方法,把买东西花的钱变少。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引入技术工具、与供应商协作等方式,减少在采购环节中的各种花费。这里的“花费”不仅仅是你买这个东西本身的价格,还有很多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成本。


常见的采购成本可以分成两大类:

直接成本:像原材料的钱、运输费、人工费、税费等,是我们“能看见”的支出;


间接成本:比如仓库存货的费用、负责采购的员工薪酬、质检流程的开销、管理采购系统的软件维护等,这些虽然不是直接花在商品上的,但也属于采购成本的一部分。


采购成本降低,就是希望在不牺牲品质和效率的前提下,把这些成本都控制得更合理、更节省。







02 Two


成本降低 ≠ 砍价:三种不同的节省路径


一提到“节省采购成本”,很多人第壹反应就是——找个更便宜的供应商。但其实,真正聪明的企业更关注用更好的方法花更少的钱,而不是一味压价。


在实际工作中,节省采购成本通常有三种路径,它们各有重点和适用时机:

名称

说明

特点

成本降低

永 久降低成本的方法,如改进流程、应用技术或重谈合同

可持续、长期见效,不损害质量

成本削减

快速削减支出的应急手段,如取消订单、选择廉价替代方案

见效快,但可能影响质量和供应关系

成本规避

避免未来支出的策略,如流程改进、风险降低

不立即节省,但能稳定长期成本,是“软性节省”


这三种策略,就像穿不同季节的衣服——有的适合长期穿(成本降低),有的适合应急保暖(成本削减),有的则是防寒于未然(成本规避)。聪明的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组合,而不是一味“砍价”了事。






03 Three


不同时间段,采购省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降低采购成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的办法立竿见影,有的则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才能看到效果。我们可以把常见的采购省钱策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分别对应不同的节奏和目标:


1.短期策略:马上见效的小妙招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需要立刻节省成本的时候,不需要大改动,但执行到位就能带来实际效果:

  • 跟供应商重新谈谈价格、付款条件,看能不能拿到更划算的交易;

  • 整理采购流程,杜绝未经授权的“乱花钱”;

  • 调整运输方式,比如合并发货,降低物流成本;

  • 通过分析历史采购数据,找出隐藏的节省机会。


2.中期策略:几个月见效的稳妥办法

这些方法一般需要3~12个月时间筹划和落地,适合在流程相对稳定的企业中推动:

  • 开启招标、比价,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新供应商;

  • 把多个订单合并起来采购,享受批量优惠;

  • 优化库存管理,比如用“准时制”避免囤货太多;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采购需求、发现潜在风险,辅助决策更准确。

3.长期策略:为未来打基础的转型升级

这些方法见效时间较长(通常1年以上),但一旦成功,将为企业带来持续的降本能力和更强的竞争力:

  • 引入电子采购系统、AI助手,推动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实施“品类管理”,将采购物品按类型分组统一规划,提升议价能力;

  • 将部分采购外包,或者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

  • 开展绿色采购,选择节能环保的产品和供应商,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通过灵活搭配这三类策略,企业不仅能“省一时”,更能“省长远”,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04 Four


成本降低要融入产品设计视角


光靠采购部门“拼价格”,已经无法满足如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真正聪明的企业,会在产品还没生产之前,就从设计阶段开始为省钱做打算


以一个真实案例为例:某汽车制造商(OEM)、采购团队和产品工程公司组成的联合团队,一直在努力寻找更便宜的铝材供应商,希望以此降低产品成本。但当时一位具有产品开发经验的技术团队介入后,提出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这部分零件真的必须用铝材料吗?


在重新引入产品工程的视角后,团队发现这个零件其实可以使用其他更经济、供应更充足的材料来替代铝,而且性能依然可以满足需求。采购部门虽然擅长议价,但若产品设计团队能更早参与成本优化,往往能挖掘出从源头节省的大机会。


这个案例也提醒大家:产品生命周期越长,采购价格上的压缩空间就越有限,此时更应该从设计端重新思考如何创造价值,比如:选用不同材料、改变结构设计,或者简化装配工艺,都是突破降本瓶颈的方向





05 Five


老产品也要降本?难,但不是没办法


不少企业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款产品已经生产多年,供应链稳定,工艺流程也早已成熟,结果主机厂每年还提出“再降5%到10%的成本”目标——听起来似乎有些强人所难,但这就是现实的竞争压力。


面对这种“老产品还要降本”的挑战,单靠让供应商再降价,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真正需要做的,是从企业内部寻找新的突破口:

  • 尝试突破材料和工艺的惯性,看看是否有更合适的替代材料或制造方式;

  • 运用专业工具来系统分析


比如:

价值工程:从“功能是否过度设计”的角度,重新定义成本;


精益六西格玛:识别和消除流程中的浪费与波动;


戴明循环(PDCA):持续、迭代地推动改善;

  • 探索局部自动化,或在关键环节引入替代技术;

  • 让供应商参与设计,与其协作共创成本优化方案。


更关键的是,不要再让采购部门“一个人扛”。效果蕞好的做法,是组建一个跨部门降本团队,由采购、研发、制造、质量等多个部门联手,从不同视角找机会、解决问题。


老产品要“再挤出利润”,靠单一方法难以为继,只有团队协作、系统优化,才是长期有效的答案。






06 Six


降本,归根结底是一场“全局之战”


降低采购成本,绝不是采购部门一个人的“砍价游戏”。真正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一场横跨设计、工艺、流程、供应链和技术创新的全公司协作。


成本优化的关键,不是“压低价格”这么简单,而是通过更聪明、更系统的方式,用更少的资源交付出同样,甚至更高的价值。


尤其在今天这个高通胀、市场波动频繁的时代,那些越早建立起系统化成本管理能力的企业,越能从容应对挑战,实现稳健增长,拥有穿越周期的战略韧性。

降本,不只是“省钱”而已——它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顾客。

邮箱:Marketing@tppconsultancy.com

电话:400 102 1300

微信公众号





订阅

注册将获得TPP咨询中国电子简报

订阅

洞见

  • 智审核和智快反免费体验!

  • 一文看懂注塑成型工艺

  • 和强势同事打交道的5个实用技巧

  • 不是所有量检具该做 MSA,得看测什么

  • 降低采购成本,不止砍价那么简单

  • 避免紧固失败的六个关键提醒

  • 如何领导那些不喜欢你的人

  • 五种数字化转型失败案例及避免方法

  • 质量工程师如何利用数据寻找根本原因

  • 你真的了解数据平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