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PP CONSULTANCY & SERVICE

组织和绩效

人真的不够,还是冗员太多?-进入三无时代,企业要瘦身

字数统计:1793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3分钟


前言


2020年的疫情给商业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日本管理专家远藤功认为,疫后的新时代企业要瘦身,进入到三无时代,从管理上提出来适应未来变化的新思路,本期向大家介绍他的核心思想,期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尤其是企业经营者有所启发。




1

什么是三无时代


日本管理专家认为,疫后的新时代,「无」是工作的最大关键字,减法经营是最好的风险管理。对劳工来说,也可能将不再是被雇用,而是专业合作。


新冠肺炎让世界天翻地覆,有些事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以「新正常」为主要特色的「三无时代」,正式揭开序幕。


三无时代,指的是「无移动、无需求、无雇用」的新现象,这是日本资深企业顾问远藤功提出的新名词。由于疫情打破了传统的工作型态与雇用规则,就连所需的技能都再也不同,这对企业与人才来说,都会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工作上也进入「无的时代」,包括无纸化、无印章,无通勤、无出差、无加班、无面对面,甚至无调职等新方式。企业开始采行「减法原则」,把固定成本转为变动成本,增加资源配置的弹性,并且精简人力。


对远藤功来说,这场新冠肺炎带来的危机,其实是典范转移的契机,也是促进改变的机会。企业改善了超时工作、制度僵化的问题,个人也更重视成长与发展。


企业与劳工的关,不再是依附,而是彼此专业的合作。一旦能更弹性调配资源与人力,就能将产能与创造力最大化。


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最黑暗的时代,既然抵挡不了变化,就要调适应对。企业须全盘检视既有资源,重新分配,才能比竞争对手早一步准备好,成为下一波趋势的领先者。以下是本书内容摘要:


虽然疫情延烧超过一年,但新冠风暴真正的冲击才正要开始。为了降低损失到最小程度,重要的是要确实强化守备。在高度不确定的状态下,非常倚赖经营者的风险管理能力,若在此时还大胆冒进、放手一搏,风险都会相对提高,也更容易使企业经营走入险境。


重视现金流并减少浪费和费用,只投资真正必要的项目,至少在疫情明朗化之前,都必须谨慎以对,强化守备,包括三大原则。



2

人事:人员合理化(Down Sizing)



雇用过剩仍是多数企业一大痛点,新冠发生前我和某企业经营者一起用餐,他表示虽然天天都在喊人手不足,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光总公司里就有三成冗员。


现在的确是检视整体人力配置的最佳时机,例如以优退制度缩减非必要人力、重新检视薪资级别差距,给予员工合理的薪资、透过企业内训或提供学习机会,优化人力配置等,发挥组织中每个人的最大价值。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有年资高但产值低的员工,在面临目前的疫情困境,找出冗员并排除已成为首要目标。


而属于周期性、非常态工作直接外包专业人才,只保留处理核心常态业务人员,就无需长期养过多人员,降低人事成本。



3

成本:瘦身成主流,化固定为变动


受新冠疫情冲击最大的业界就是高固定费用产业。那些需大规模设备投资的产业,或养许多人的劳力密集产业,这些产业一旦面临经济活动停摆,就很难撑下去。像是航空、铁路、钢铁等产业,都因此陷入前所未见的困境。


压缩固定费用的手段之一,就是让固定成本化为变动费用。如以约聘方式,与专业导向人才及专家合作,这也是今后的人才战略主轴之一。此外,企业也可重新检视业务,找出应由公司内部执行的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全部外包,大刀阔斧地调整工作内容。


巧妙活用外部资源,保持身轻如燕与弹性,是三无时代的基本战略。如和其他公司共用设备或办公室等。今后如果进一步推动远距工作,也就没必要在市中心最高级地段养一间气派的大办公室了。象徵权威、大而华丽的企业总部也会在这波浪潮中渐渐消失。



4

获利:掌握顾客变化,机动应对


强化守备不仅要改变过去的成本结构,能留住现有顾客,不错失眼前的商机、确实获利,也是强化守备的重要一环。疫情后,顾客的购买基准已经开始改变,所以会用全新观点,重新检视谁才是足以支持自己改变的伙伴。


由于各国市场都受到很大的打击,短期内还是会以国内产业与公司为优先,提供优惠措施。因此企业也必须重新放眼国内市场,确实开发内需。之前各国企业竞相放眼海外市场,但现在应努力发掘内需,回归国内市场。


以日本为例,受到新冠冲击最大的观光业就是一例。赴日观光客的需求一口气归零,但日本26兆日圆的观光市场中,赴日观光客的需求不过占约两成。


过去前往海外旅行的消费者,也很可能因为追求便宜、距离近、时间短,以及相对安全等考量而回归国内旅行。现在应该正视眼前的商机,确实获利。



订阅

注册将获得TPP咨询中国电子简报

订阅

洞见

  • 智审核和智快反免费体验!

  • 一文看懂注塑成型工艺

  • 和强势同事打交道的5个实用技巧

  • 不是所有量检具该做 MSA,得看测什么

  • 降低采购成本,不止砍价那么简单

  • 避免紧固失败的六个关键提醒

  • 如何领导那些不喜欢你的人

  • 五种数字化转型失败案例及避免方法

  • 质量工程师如何利用数据寻找根本原因

  • 你真的了解数据平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