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PP CONSULTANCY & SERVICE

组织和绩效

如何快速搞定老板,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字数统计:1660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4分钟



前言


项目无处不在,我们每年都会主导或参与各种各样的项目,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甚至不了了之,成功的原因人人皆知,但是失败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如资金的问题、人力资源的问题、沟通的问题、能力的问题、方向的问题等。


当项目中发生这些问题时,如果能够得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那么事半功倍,有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所谓的套路就是如何用最接地气的方法,获得老板的支持。






1

为什么老板永远觉得是员工能力问题?


在企业中,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老板的支持。


无论你是推行IATF16949/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还是推行各种大大小小的项目,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确保领导的支持。我们都明白,项目中如果没有老板的支持,再能干的团队,也会觉得项目推进的过程困难重重。


然而,即使这样浅显的道理,当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通常现实状况是:


老板们会认为:“那是因为团队的能力还是有点跟不上,组长也没法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项目经理会认为:我已经很尽力了,其他部门我也去沟通了,但是大家都不配合,我也没办法,老板又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遇到问题时,员工永远觉得是公司制度问题,老板永远觉得是员工能力问题。


从原则上来讲,对公司有益的事情,没有哪个老板会觉得不重要,但是老板更希望看到的是,投入的资源能够看到相应的回报。


例如,某汽车公司要开发一个新产品,业务部门要求产品在6个月内上市,这样更加快速的占领市场;但是研发团队认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如果有突破的话,能够对产品的竞争力有比较大的提升,但是需要额外花半年的时间。


如果你是这个研发团队的老板,你认为该怎么办?是坚持在技术上有突破,还是妥协,按照现有的标准把产品做出来?


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老板的位置上,很快会发现,其实对于老板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能不能把这个问题搞定?以及我们到底要投入的资源是多少?


如果他对自己的团队特别有信心,那么他会很有底气坚持做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果他对自己没有底气,那么他只好妥协。





2

如何用套路搞定老板?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各个部门是,我们通常会遇到因为大家各自站在不同角度上,导致遇到不同方向上的冲突,而当这种冲突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推进时,我们要想办法,如何获得老板的信心。


在此,我们介绍一个信任公式如下:


因此在项目推行过程中,我们要在这几方面来下功夫:

1.所谓可信度,就是用结果说话。


也就是说,我们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标杆项目出来。


通常的方法,我们会先做一个小范围的试点,比如我们要推行工厂的标准化作业,就会挑选某个工序的某个关键岗位进行试点,成功后再进行项目的推进。这样的好处是,让所有人一提起标准化项目,就提到这个成功的试点。要让老板有足够的信心,就需要周围的关键人都认为标准化作业是最重要的工具。

2.所谓可靠度,就是要说到做到。


我们制定的任何一个项目推进计划,都要实现前期承诺的目标。而且,我们要尽可能超越老板的期望。


例如,当我们计划能够培养10位问题解决Master的人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真正做到。如果我们打算用问题解决工具来进行持续改善的时候,就一定要实现的确有改善。久而久之,老板自然就会更加信任。


另外,当项目周期比较长时,我们要增加一些项目每个小阶段的里程碑,一般建议每个月一个小阶段,定期的向管理汇报每个小阶段的成果,成果的展示尽量用数据化,增强可信度。

3.所谓亲密度,就是要让老板不断地参与到项目相关的活动中来


而且,我们需要有很多非正式的接触,在闲聊或交谈中不断给到老板与项目相关的信息。


4.所谓自私程度,就是我们不要老惦记着推进项目这件事,而是真正从公司的整体情况、从其它部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例如,当我们需要生产部门使用《缺陷搜集表》的时候,我们不要去考虑到底如何才能让他们把《缺陷搜集表》用起来,而是应该考虑《缺陷搜集表》到底能解决他们的哪些问题。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我们不仅能够获得老板对推进的项目的信任与支持,而且还能够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可与帮助, 从而最终获得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成功!



订阅

注册将获得TPP咨询中国电子简报

订阅

洞见

  • 智审核和智快反免费体验!

  • 一文看懂注塑成型工艺

  • 和强势同事打交道的5个实用技巧

  • 不是所有量检具该做 MSA,得看测什么

  • 降低采购成本,不止砍价那么简单

  • 避免紧固失败的六个关键提醒

  • 如何领导那些不喜欢你的人

  • 五种数字化转型失败案例及避免方法

  • 质量工程师如何利用数据寻找根本原因

  • 你真的了解数据平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