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PP CONSULTANCY & SERVICE

组织和绩效

领导力开发对员工敬业度

前言


我们在《提升员工敬业度的15项行动策略》一文中提到了员工敬业度对实现企业战略业务目标至关重要,它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心态。因此,员工敬业度是关于对“人”的管理。


对管理者的领导力开发就是要提升管理者对“人”的管理能力。培养具有领导力的管理者是公司为确保其可持续性而必须采取的长期旅程。只有教会管理者如何与员工互动、让他们保持参与并确保他们拥有完成工作所需的一切,这一旅程才算是成功。


对于管理者来说,管理的内容就在于两的维度:一、工作任务,即一堆事儿;二、下属员工,即一堆人。管理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把工作任务理顺,合理有效地分配给下属员工,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并达到组织的目标。




1

管理者——员工敬业度中缺失的环节


在 Aon Hewitt 201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在大约 25,000 名中层管理人员的数据库中,四分之一的管理人员表示,他们认为在即使公司会对员工敬业度进行调查,但调查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这个答案令许多对员工敬业度上升充满期待的人力资源顾问感到震惊。


大多数公司都已经开始关注员工敬业度的提升,并开始安排员工参与到业务流程和绩效目标制定过程中,但似乎管理者对此事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管理者被称为“员工敬业度中缺失的环节”。,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成为这个其中的一部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完全理解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对于管理者来说,管理的关注点应当着眼于两个维度:


一、工作任务,即一堆事儿;


二、下属员工,即一堆人。管理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把工作任务理顺,合理有效地分配给下属员工,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并达到组织的目标。


在常见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任务的分解与绩效目标的设定。这一点是正确的,是员工敬业度提升的第一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要做什么(任务),如何做(流程),做成什么样(目标)。


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这些工作只是管理的维度之一:对工作任务的管理,即便是管理者与员工进行月度、季度或年度绩效考评与反馈,这项工作的本质依然是对工作任务的管理。


管理工作的第二个维度是管理“人”。这项管理工作涉及到管理者的领导力,也就是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向下属安排任务,并确保任务的完成和目标达成。


因此,作为“员工敬业度中缺失的环节”,管理者需要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审视,认真识别哪些内容是工作任务管理,而哪些活动是“领导他人”。




2

管理者“领导他人”的4个领导策略


管理者在工作任务分配和执行过程中会发现,有的员工工作水平不错,但在任务分配和管理中,喜欢提刁专的问题,甚至“抬杠”,而有的员工,尽管你苦口婆心地解释和劝导,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实际上,管理者在管理“人”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的工作情景采取不同的领导策略。首先,管理者需要了解下属员工对任务的工作能力和意愿两个维度进行判断,然后,再考虑应当采取什么样的领导策略进行沟通。


以下是针对4中不同的工作情景,对应的4种不同的领导策略:


工作情景一:下属员工对你将要安排的任务具有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并且具有接受任务意愿。


面对这样的员工,管理者应当展示足够的信任,在安排任务的过程中,只需要让对方知晓工作任务的范围和他的权限,对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不需要过多的讨论和确认。对于任务的目标,管理者不需要给出明确的具体表述,只需要提出一些定性的要求,如尽可能做到最好,或尽快完成就好等。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管理者不需要过多的检查和干预,在关键节点做一些确认,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和支持即可。任务结束时,管理者应当给予合适中肯的评价。


工作情景二:下属员工对你将要安排的任务具有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但没有接受任务的意愿。


管理者面对这样的情景,应当在任务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多做一些解释的工作,强调管理者会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并在任务安排的过程中,与对方一起讨论清晰的任务目标和管理者进行任务反馈与检查的节点。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按照计划的检查节点,与员工进行任务信息反馈和检查,发生偏差的时候,应当及时给予支持。任务结束时,管理者应当根据约定的任务目标进行考评,并强调目标达成是员工自身努力的结果。


工作情景三:下属员工对你将要安排的任务不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但具有接受任务的意愿,愿意尝试。


管理者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向该下属员工详细解释任务的背景、内容、范围和实现的路径或工作流程,并确认其对计划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经常性地向该员工了解任务进展的情况,为其提供信息、资源和问题解决的思路,当发生偏差的时候,管理者要与员工一起讨论和分析偏差的原因和纠正措施。任务结束的时候,管理者应当与该员工一起对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并让员工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自我总结。


工作情景四:下属员工对你将要安排的任务不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也没有接受任务的意愿,或由于担心失败而不愿意尝试。


在这种情景中,管理者应当为其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在任务安排时,为其详细介绍任务的背景、范围、内容和目标,并确认其对计划内容的正确理解。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为其展示任务执行的过程,并让其自己上手做尝试,在其尝试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对其进行反馈,告知出现偏差的地方和应当采取的纠正措施。任务结束的时候,管理者应当与该员工一起对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并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


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到,管理者在“领导他人”安排工作、监督检查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员工的能力和意愿的不同情景,采用不同的领导策略,使得员工能够认可你的安排,接受分配的任务。员工对你安排的任务接受的程度,决定了该项任务完成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付出的精力。员工对任务接受的程度高,那么员工的敬业度就低,管理者需要花费在执行过程的精力就高。这4种领导策略是管理者带领团队,提升员工敬业度的必备领导力之一。



订阅

注册将获得TPP咨询中国电子简报

订阅

洞见

  • 智审核和智快反免费体验!

  • 一文看懂注塑成型工艺

  • 和强势同事打交道的5个实用技巧

  • 不是所有量检具该做 MSA,得看测什么

  • 降低采购成本,不止砍价那么简单

  • 避免紧固失败的六个关键提醒

  • 如何领导那些不喜欢你的人

  • 五种数字化转型失败案例及避免方法

  • 质量工程师如何利用数据寻找根本原因

  • 你真的了解数据平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