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统计:2864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6分钟
前言
制造型企业中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继续,是企业进行PMC管理(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协调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有助于实现精益生产的效果。
本文就PMC中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进行探讨,来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思路与方法。
PMC: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属于企业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特点是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弹性和主导性。是企业运作的窗口与门户,可以展示各方面的协作现状、理顺工作接口、协调生产平衡、融洽客户管理关系。一般在各种形式的外资企业中普遍存在。
PMC对外代表企业:内容包括形象、思维、做事方式、习惯、言谈举止、文化氛围、速度、效率、信用;
对内代表顾客:内容包括督促、跟催、要求、意见、抱怨、满意度、忠诚度。
PMC处在这些事务的要冲地段,到底是以后向着开启还是关闭的方向发展,将对企业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PMC主要有两块内容,分别是:
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
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在早期的制造业中,供应、生产、配送功能被安排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中,这些职能部门分别向不同的对象(上级)进行工作汇报,通常只关注部门结果。
让一个部门负责管理从供应商到生产再到客户的物流,是从80年代才有的一个概念。所有采用这一形式的企业,都是希望能够借此降低企业在物料流动上的总体成本,并且还能够提供更优秀的客户服务水平。
通常,这一职能的名称叫做物料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在日韩企业,台资企业等叫法略有不同,但他们共同的职能都是,确保在交付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为内外部客户在适当的时间提供适用的物料。
在PMC管理中的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年度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品种、数量及大致的交货期的要求对每个生产单位(车间、工段、班组等),在每个具体时期(月、旬、班、小时等)内的生产任务做出详细规定,使年度生产计划得到落实。
生产作业计划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计划期短,生产计划的计划期常常表现为季、月,而生产作业计划详细规定月、旬、日、小时的工作任务;
2.计划内容具体,生产计划是全厂的计划,而生产作业计划则把生产任务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工人;
3.计划单位小,生产计划一般只规定完整产品的生产进度,而生产作业计划则详细规定各零部件,甚至工序的进度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生产作业准备的检查;制定期量标准;生产能力的细致核算与平衡。而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 年、季度生产计划和各项订货合同;
● 前期生产作业计划的预计完成情况;
● 前期在制品周转结存预计;
● 产品劳动定额及其完成情况,现有生产能力及其利用情况;
● 原材料、外购件、工具的库存及供应情况;
● 设计及工艺文件,其它的有关技术资料;
● 产品的期量标准及其完成情况。
而在针对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包括有计编号法和MRP(物料需求计划)。
1、累计编号法
定义:根据最终产品(成品)的平均日产量,将预先制定的生产提前期转化为提前量,从而计算同一时期产品在各生产环节的提前量,以保证各车间之间在生产数量上的衔接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求稳定而均匀,周期性轮番生产的产品。
编制方法:
从计划年度该产品出产的第一台(或从开始生产这种产品的第一台)开始,依成品出产的先后顺序,每出一台增加一号,即为每一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编号。在同一时间上,产品在某一环节上的累计号数,与成品出产累计号数相比,相差的号数称为提前量。
提前量与提前期的关系为:提前期=提前期×平均日生产量。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需要制定“产品进度计划”和“零部件进度计划”。包括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出产和投入的号数,与各车间在计划期应完成的出产量与投入量。
2、MRP(物料需求计划)
应用范围:应用于短期的需求变化不定,但较长时期内确有需求,安排不定期重复生产的场合。
定义:根据反工艺顺序原理,按照产品出产的数量和期限以及各生产阶段的生产周期、库存情况,运用计算机计算出各零部件的生产数量和期限:根据成品总任务,自动推算出成品的各个部件、各个零件的生产任务;连续推算出下月(或几个月)的计划要求;运算速度快、便于计划修正。
编制依据:
第一项数据是主生产计划,它指明在某一计划时间段内应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和备件,它是物料需求计划制订的一个最重要的数据来源。
第二项数据是物料清单(BOM),它指明了物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每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它是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中最为基础的数据。
第三项数据是库存记录,它把每个物料品目的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受量的实际状态反映出来。
第四项数据是提前期,决定着每种物料何时开工、何时完工。
应该说,这四项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或任何一项中的数据不完整,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都将是不准确的。因此,在制订物料需求计划之前,这四项数据都必须先完整地建立好,而且保证是绝对可靠的、可执行的数据。
在PMC管理中,为了更好的将生产作业计划在每日工作中进行执行,就需要指导在工作现场完成了1天的作业后,就让各作业者写作业日报。通过作业日报的数据反馈,及时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进度情况,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虽然作业日报对运转经营工厂方面是重要的数据,但实际情况是:不管它怎样重要,却显得漠不关心,边为正确地书写而进行的指导也未在实施。在生产现场中的各作业日报有如下之类的问题:
● 记录事项过多而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 由于想起的事项和判断事项过多,所以中途变得很麻烦,而马马虎虎地写了;
● 即使管了弄错的事情,也心平气和地处之;
● 自己不愿写而让旁边的人代写;
● 由于没有被指导过作业日报的书写方法,就自己随便地写;
● 收集作业日报的上司不好好地确认内容就收起来。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设计易写的作业日报。要是原本就是难写的作业日报,则期待它被正确书写就显得很勉强。为写好作业日报,设计作业日报的要点如下:
● 放入必需的事项,但尽可能少些好;
● 项目的顺序要注重联想的顺序;
● 极力减少文字和数字,以检查符号和线来记入就可以了;
● 用纸的大小定为A5或A6,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
而怎样才能让其书写正确的作业日报呢?
需要做到就作业日报事宜要说明基本要项,让人认识到它是管理上的重要数据。有所属名、作业者名、产品名、lot号(批号)等的初期记录栏在现场办公室记入后再转发给作业者(极力减少作业者的记入事项)。
仅仅生产数量、加工时间等非作业者不可不知道的事,由作业者来记入。写了后,要养成再度自己确认的习惯。工作现场负责人要认真读接到的作业日报,并指出异常点再让本人来纠正(工作场所负责人不纠正的话,本人不知道,以后还会重担同样的错误)。工作场所负责人就异常点掌握倾向,并根据其倾向重点进行指导(谁什么样的错误多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