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咨询项目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设计评审(DR)就是走过场,耗时耗力,却对设计改进没有帮助。”
“设计师觉得多此一举,审查人员说不出关键问题,大家都在应付。”
这并非个案,而是许多企业的共性问题。在现有的设计评审中,常见的痛点包括:
*设计师缺乏参与积极性,甚至抗拒:“能不做就不做,做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审查人员意见模糊、缺乏建设性建议,甚至对设计内容理解不足。
*会议时间被“空谈”占据,缺乏对策讨论,导致评审变成形式主义。
*由于缺少流程设计和会前准备,导致声音大的主导、真正的问题被忽略。
这种状况下,即便投入再多时间,DR也无法发挥预防问题、提升设计质量的价值,反而让团队对其更加抵触。如果不做变革,DR很难成为企业真正的竞争力。
作为第三方咨询机构,我们曾辅导过多家企业进行设计评审体系改革,核心目标是:
让DR从“指出问题的平台”变成“预防和改进的平台”,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带着准备和对策来,真正提升产品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个成功案例,分享如何通过流程和文化的双重改革,让DR变得有意义、有成效。接下来,你将看到我们如何通过“会前准备+需求对策化讨论”两大变革,显著提升了设计评审的质量和参与度。
低效设计评审的困境: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白忙活?
在很多企业的咨询项目中,我们看到类似的场景:设计评审(DR)明明安排了,却让参与者普遍感到“走过场、浪费时间”。
以下是一个真实案例的缩影:
在一次原型图纸设计评审(DR2)中,设计师满怀诚意地向评审组汇报:
“感谢大家的时间,我先介绍新部件的设计理念和方向。这套结构沿用了其他车型的成熟配置,并结合了相关质量记录,接下来我会详细说明。”
然而,评审经理却直接打断:
“等一下。光说有质量记录,并不能证明没有问题。请明确说明你为什么确信设计可靠。”
设计师解释:“引擎结构相同,其他单元也大体一致,所以质量水平可以预期相同。”
但经理回应:“这毫无依据。不能凭推测批准原型。”蕞终,会议被取消,设计师只能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
类似的困境还出现在原型评估后的设计评审(DR3)中。设计师详尽地汇报评估条件、测试结果和各项考虑因素,蕞后问:“结果有问题吗?”
然而,整个会议室一片沉默。没人提出具体意见,会议草草结束,大家心里却清楚:这样聚集一群专家毫无意义。
问题出在哪里?通过我们对多家企业的诊断发现,传统设计评审常见几大顽疾:
这类“形式化DR”不仅让设计师疲惫,也让企业失去了通过评审提前预防问题的机会。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帮助客户推动了两项关键改革:
1.容灾实现流程:会前资料提前分发,参与者必须先阅读并提出具体建议,才可参加评审;
2.需求响应措施讨论:会议聚焦在对策而非仅仅列问题,形成建设性闭环。
事实证明,这些改革大大提升了评审的价值和参与度,让DR从“耗时的鸡肋”变成了“预防风险、改进设计的利器”。
两项关键改革:让设计评审真正“有意义”
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发现,设计评审想要摆脱“走过场”,必须对流程和文化进行双重变革。以下两项改革,已在多个客户企业中取得显著成效:
1)容灾实现流程:会前准备,让讨论有的放矢
过去的DR常常是:设计师当场讲,大家临时听,结果有人听不懂,有人临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会议容易被“声音蕞大的人”主导,效率低下。
针对这一顽疾,我们帮助企业做了流程重构:
提前发放资料:所有评审材料会在会议前分发,让参与者有时间理解内容,带着问题和思考来。
必须提前提交建议:参与者需要在会前提交建议(本质上就是发现的潜在问题或关注点),没有提交的人无权参加会议。这条规则让大家不得不提前阅读并思考。
设计师会前预备对策:设计师能提前看到审阅者的建议,思考如何应对,从而在会议中直接进入对策讨论阶段。
这些措施带来了一个显著变化:DR不再是会场即兴的“吐槽会”,而是有准备、有数据、有方案的建设性讨论。 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讨论更聚焦、更深入。
2)需求响应措施讨论:从“挑毛病”转向“解难题”
改革的另一个核心是转变DR的文化定位:DR不是“审判会”,而是“改进会”。
在变革后的流程中,评审聚焦于两点:
这样的讨论氛围让设计师不再精疲力竭,而是得到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评审人员也从“旁观者”变成“共创者”,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跨部门协作。
通过这两项改革,设计评审不再是走过场,而变成预防问题、促进改进的高价值平台。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
大家提前做功课,会议高效、聚焦;
讨论围绕对策,推动落地执行;
质量风险前移,减少后期返工和损失。
我们在与多家企业的合作中见证了这种变化:仅仅优化DR流程,就能撬动企业文化的改善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现在,是时候让你的企业也问自己一个问题:
现有的设计评审,是真正预防问题,还是在浪费时间?你是否也该启动“有意义的DR”改革?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顾客。
邮箱:Marketing@tppconsultancy.com
电话:400 102 1300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