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物料是急料,采购、生产部都在催,所以,该有的检验项目虽然还有几项没有检,觉得应该没有问题,就贴上PASS标签上线。
每个公司,因采购时效等原因,基本上都有急料问题,急于上线的物料均有采购跟催检验员检料速度,生产、仓库的人员在检验员旁等检验员把物料检好,立马发料,这给从职经验并不丰富的检验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有些检验项目并没有检查到,就直接贴pass标签上线生产。结果因为没有检查到的项目有不良现象,造成生产停线而遭到处罚。
急料部分通常都是采购一个一个电话催来的供,采购只要能在规定时间内把货催过来,其它的品质问题都不会去管;而供应商为了能正常交货,拼命赶货,生产出来的物料品质会好到哪里去呢?越是急料就越要仔细地检查。通常急料更容易出现品质问题。
当采购或其他相关单位人员催促检验员赶快检验时,必须要求他们到规定区域去等,检验员应该按照要求将所有的检验步骤检完,确认没有不良才可放给生产线生产。若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错误七 Seven
发现问题后不再按流程检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不良现象A,开单后,经处理(重工、特采等)上线生产后又发现了不良B。
检验员都按照检验程序进行检验,一般检验顺序为包装、外观、机构尺寸、性能检查。有很多时候,当检验员仅发现一项不良时,就停止检验,马上开具不合格报告。
这个在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吃了不少的亏。例如:当检验员仅检验到外观不良(刮伤)时,因急于生产,采购特采上线。但到了生产过程中,却发现了另外的尺寸问题,导致无法组装……
因此,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不良,也应该把所有的不良项目全部检验完,对检验结果记录,待检验完成后再开单。
错误八 Eight
这次就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部分的检验员都不喜欢开不良报告,当然供应商就更不喜欢了。因为开了不良报告后,要拿着不良品找上司签字;还要通知采购;供应商来厂返工还要对重工方式确认;重工完后还要重新按照标准抽验等等。拒收一批,比正常检验三批的时间还多。
所以,很多时候,检验员在抽到不良品数少的情况下,但不良数已达到了AQL拒收的标准,仍然贴合格标签上线,这无疑是不对的。
之前我带的检验员,基本上,每个新的检验员都要吃一次这样的亏:在检验的时候只发现了几个不良品,结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良品批量地爆发,导致生产停线等现象发生。
所以,当抽检达到AQL的拒收水准,一定要开单、拒收。
有些时候,在检验员发现不良后,采购往往说,这个问题我叫供应商过来重工就好了,就不要开单了,因开单麻烦嘛。
当出现这类现象时检验员通常都愿意帮这个忙,和采购一同将问题压下去,结果供应商处理不及时,导致生产线没有物料停线的情况都有,有的物料进料已三天,还未签单等等。
上级不知道的情况下,仅会将其视为检验员未检验的时效性问题。因此,检验员在检验到不良后,一定要严格开单,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