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企业成立已经迈入87年,自创业以来,支撑着FU会社发展的,是着眼于他人未关注到的新的可能性、并为实现该目的而不断挑战自我的企业文化。秉持不断挑战创新为FU会社的DNA,集团员工约15.6万人服务遍布世界各地,身为世界领先的ICT(资通讯技术)供应服务厂商,不断在ICT领域提升技术与视野高度,期望透过ICT技术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及节能减碳等议题上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以人为本的智慧社会,并和客户一起创造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其所发展的ICT技术现己有效应用在改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粮食不足等议题上。
在变化与竞争都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FU会社除落实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并透过社会创新与ICT的结合,在「智慧城市」、「健康生活」及「大数据有效运用」等,都展现了具体的创新成果;以下几点作法亦是支撑其成功屹立不摇的关键原因,
(一)结合物联网(IoT)技术:
把以往复杂又缺乏安全的密码管控模式,改以透过指纹、虹膜及脸型等辨识技术来取代,为顾客带来更方便、安全、可靠的消费模式,带给人类创新的生活模式。
(二)物联网(IoT)技术应用:
己成功实现将工厂内部所有设备应用IoT技术,将设备运作参数实时搜集至信息平台,并结合商业智能分析(BI)的功能,以仪表板的方式实时呈现工厂内部所有设备运作状况及预警的功能,管理者可透过任何移动式装置随时掌握工厂现况,进行必要的管理工作,大幅度的增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与准确率,有效消除工厂内部的浪费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应用新科技掌握市场信息:
于消费者参观商品时,将目光焦点与注视时间数据收集,并透过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及时分析,剖析消费者内心喜好与消费趋势,作为营销规划之参考,目前正努力研究心智分析,期望能作出更精准判读。
(四)落实科技医疗的普及性:
透过远距离监控个人健康相关指数,从事后治病朝向未发病即进行相关预防调理,除可降低医疗成本外更可促进人类快乐生活,就是运用各种ICT先进技术打造安心生活、丰饶社会的实现,并以实际案例呈现FU会社本身对员工安全照顾的应用模块,建立图标互动平台的方式,让顾客能在规划时亲自参与体验,让顾客能具体感受,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给顾客。
02 Two
KM电机公司
于2003年由K与M两家公司经营整合而成,该公司产品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办公室多功复印机、商业/产业用印刷机、健康照护图像处理、产业使用光学量测仪器及机能性材料(如液晶特殊材料),本次由社长亲自接待,毫无保留分享该公司于IoT的实务运用方式,如何加速生产自动化以及效率化。目前集团全球总员工人数将近4.4万人,其中日本市场占20%、欧洲占31%、北美占26%、中国及亚太约占23%,而本次调研的工厂年度营收约日币147.8亿元,员工292人。
整体而言,以下几点是KM电机值得学习之处:
(一)转型升级的经验学习:
KM电机公司转型后发现其主要重点不在效率而是关注在创新,故无论是产品开发或生产制程不断追求新模式,本部积极运用IoT知识,开发生产优化模块,建立成熟后再移转至海外工厂,使海外各厂不再以追求效率、降低成本为竞争的唯一办法,转而朝向持续优化流程创造价值为目标,针对以往质量、成本、交期努力建构管理模式,并评估未来运用科技经营管理模式,再规划达成未来理想营运模式推动计划。
(二)IoT的实务运用方式:
持续追求优化与改善,应用IoT联机后取得之信息,以数字化具体掌握实际程度,并透过团队专业经验进行分析,找出关键节点后活用改善手法,找出更佳的作业方案并标准化,再将劳力操作部份进行自动化开发以取代人力,成功后水平展开到各单位,而于复杂的管理上也能于找出最佳处理条件后,交给信息系统运用AI人工智能取代脑力,将IoT视为是建构情报与决策的神经网络的中心,妥善应用后大幅度的增进企业价值与竞争力。
(三)再生材料应用与环境维护:
经由KM电机公司不断的实验与应用IoT取得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各制程需求的关键参数与生产做法后,将原生产产品(碳粉盒)所使用之物料最终改以100%再生材料来进行生产,且无论于产品功能及质量上皆能达到客户要求,充分展示出该公司对于环境维护的重视与用心,除此之外由于材料变更及IoT技术的应用也让其产品成本无论在材料及人工上总合下降了30%,大幅提高了公司的名声、竞争力与获利,实值得借镜学习。
03 Three
AM钣金厂
AM钣金厂以研发设计与生产精密机台架构为核心,是世界最大级之雷射加工机、雷射板金复合加工机组装工厂;其工厂概念是「可自动化的地方,全部自动化」,零件之自动供给、工程指示彻底化、工具依使用顺排列等,「不需走动、不会犹豫、不需找寻」,实践作业效率化,并建立安全作业及环保意识之「安全道场」。主张新产品是从倾听"客户心声"开始研发,每一台加工机都要追求完美极致精神,落实与制造形成一体的研发中心运作,以最快速的方式把构想转变成商品。
综整AM钣金厂在成立短时间内得以成为世界级企业,有以下几点关键因素: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生产软件应用模式:
产品初期以CAD(Computer Aid Design)及CAM(Computer Aid Manufacturing)建构模拟商品,能与客户在无实体的状况下实时沟通,大大削减了需求到商品化时间,并于确认产品规格后透过AM钣金厂的HIT’s(High gra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从订单交期往前推算,订定各个零组件、制程与工序规划,进度、质量及效率,再透过电子广告牌实时掌握实际状况,让产品生产过程如规划进行,实现短交期的客制化产品供应能力。
(二)西餐式作业运用模式:
AM钣金厂独特的生产现场管理与生产模式,就是将生产作业工作应用吃西餐的礼仪标准(进食的程序与使用的餐具)概念,将生产作业重新切割,依据标准作业程序的步骤,将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依序由专人准备在特制的台车上,现场作业人员只要依序逐步使用对应的原料与工具,即可降低寻找搬运浪费并避免组装错误的问题发生,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质量。
(三)仓储管理模式:
由于AM钣金厂产品多为客制化,故零组件差异性大,现有品项约6-8万种,数量约93-130万件,依订单状况而有所增减,为让物流能更有效率备料,特别建构配件中心,由仓储管理系统WMS及物流管理系统LMS组成,物料透过工单展开需求后,从自动仓库出库至拣取区由人工拣取后再自动返回储位,可大大降低备料人员寻找与走动浪费,配料人员则配合生产计划生产时程将所需物料适时送达。
日本企业发展规模累积多年,所需各种专业人才大都企业自行培育,甚至以企业力量结合学校、研究单位,共同为产业作出合作与奉献。
从以上三家企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学习到,各企业达成智能制造之前,必须从管理基础的建构开始,诸如质量管理、生产流程、合理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等等工作的展开,于此同时也务必要从企业内部团队的观念、思维态度、企业文化、制度、培训…等等着手,有了稳健的基盘,企业的转型才能有效落实、升级才能永续。